评论:

  • 家妮 2小时前 :

    他们将灯光照向了弱势群体,他们不是新闻上滚动的数字,而且真实鲜活的个体,每个人的离去都是冰冷黑暗的切实痛苦。最后的独白是一种无力的控诉,而我们却想为这种无奈的勇敢鼓掌呐喊,这部戏里的朱迪演得太好了!

  • 国轩 1小时前 :

    中間拯救Kenny一段長鏡頭有張力,電視電影都如此有勁

  • 拓跋谷秋 0小时前 :

    一件塑料薄膜衣就是防护服,没有护目镜、面罩,只是简单的口罩和手套,也没有消杀,对于新冠的防护和医疗系统,跟中国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地下。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人们也逐渐麻木,丧失良知,真的太让人绝望和崩溃了。疗养院从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变成了一座冰冷的牢房。

  • 宁长平 4小时前 :

    抛开讽刺政府的部分,在疫情背景下讲一个真正关于人的故事依然很难得,别国比咱们拍出了更有人味的抗疫电影

  • 夔晓筠 7小时前 :

    反思的力量远远深刻强大过宣扬,这是我们何以作为个体的人存在于机械般运转的宏大世界上。

  • 卫泓成 8小时前 :

    那段啾迪和托尼在夜里合作的的戏,通过变换色调更改视角真是看的人心里一揪一揪的。片子简单又有力,这才是抓住主要矛盾了

  • 宾怿悦 5小时前 :

    影片拍攝的角度很小但很真實,電影的描寫和沉浸感充滿了感染力。

  • 寒华 3小时前 :

    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部讲新冠疫情的外国电影,朱迪·科默演技不错,在一个阿尔兹海默症理疗机构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在疫情之下救助每一个人,简直就是英雄啊!

  • 昔弘化 0小时前 :

    “前段时间我开始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了,可是……我有时候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

  • 明秋柔 8小时前 :

    只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司马觅晴 1小时前 :

    对于人文关怀,我们恐怕永远到不了这样的境界,思想的固化和大外宣式的红色洗脑已经根深蒂固,《中国医生》和《援助》可以被看作是第三世界和主流世界的差别的一个具体的方面。《援助》棒就棒在贴近生活的真实感,面对新冠时从个体到护理中心到大医院到整个国家的慌乱和无奈,女主的每一句脏话,每一次咆哮和每一次哭泣都像是整个国家的当下的情绪表达,以小见大,不偏不倚,世界应该正确被看待,而不是为了自己利益妖魔化其他来抬高自己,这样只能让我感到恶心。

  • 后燕楠 5小时前 :

    一开始也很不理解最后那一段,后来我意识到,她是想能救一个是一个啊,而Tony就是她最有可能救下来的那个,不是莫名的感情线,是真的无力与绝望,是孤注一掷,是别无选择。

  • 性妮娜 2小时前 :

    1.以人为切入点,讲述疫情。而不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姿态,搞一些伪人文关怀。

  • 仵代天 5小时前 :

    朱迪科莫表演吸睛,就是口音英语有点难受。

  • 圣和泽 7小时前 :

    it is about helpless,not help.

  • 卫海全 9小时前 :

    变老和医疗物资紧缺都好可怕。

  • 宣弘化 3小时前 :

    我们总要记录一些真实,而非一味地歌功颂德。

  • 九水风 9小时前 :

    动机一直模糊不清,最后的发问更是无力,这又不是Killing Eve,真人真事改得太抓马了。

  • 宦良俊 9小时前 :

    电影还行。

  • 心岚 8小时前 :

    关于公共卫生、医疗机构运作议题的电影总是拍得太少而不是太多,新冠疫情刺破全球医疗体系表面的平和,彻底暴露体系内部资源配置的不公和特殊弱势群体权利待遇的不平等,并由朱迪科默担纲,对政治聚焦是有利的。从对阿兹海默症患者尊重的匮乏、到护工职业素养和薪资水准的无暇顾及、到老弱病极端弱势群体的集体无视,再到制度设计的教条化和“反人性”,连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尚且力有未逮,可见人类整体观念上共情力和同理心的萎缩。如同《地球改变之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日本一系列《下游老人》《无缘社会》等书籍中都体现的珍贵的人文关怀,电影所传递的有关社群“暗面”应该拥有充份关注的意旨,每个人都该去思考。行使每一项决策,都务必代入受害者身份,要明白条条框框也好、规则也好,都该服务于人,把人放第一位,尤其是身边的人。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